护士考试中,计算公式的准确运用至关重要。护士考试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涵盖生命体征、循环系统、呼吸系统、儿科护理、烧伤护理、药物计算、液体平衡及营养支持等方面,一起来看看吧!
1、基础代谢率(BMR)%计算
公式:(脉率+脉压)-111
示例:患者脉率80次/分,脉压40mmHg,BMR%=(80+40)-111=9%
2、吸氧浓度计算
公式:吸氧浓度(%)=21+4×氧流量(L/min)
示例:氧流量为3L/min,吸氧浓度(%)=21+4×3=33%
3、每分钟滴数计算
公式:每分钟滴数=液体总量(ml)×点滴系数÷输液时间(min)
示例:输液1000ml,点滴系数为15,计划输液时间为5小时(300min),每分钟滴数=1000×15÷300=50滴/分
4、输液时间计算
公式:输液时间(h)=液体总量(ml)×点滴系数÷(每分钟滴数×60)
示例:输液800ml,点滴系数为20,每分钟滴数为40滴,输液时间(h)=800×20÷(40×60)≈6.7h
5、儿童体重计算
- 1-6个月:
公式:体重(kg)=出生体重(kg)+月龄×0.7(kg)
示例:出生体重3kg的婴儿,4个月时体重=3+4×0.7=5.8kg
- 7-12个月:
公式:体重(kg)=6(kg)+月龄×0.25(kg)
示例:8个月婴儿,体重=6+8×0.25=8kg
- 2-12岁:
公式:体重(kg)=年龄×2+8(kg)
示例:5岁儿童,体重=5×2+8=18kg
6、儿童身高计算
- 出生时:平均身高50cm
- 1岁时:约75cm
- 2-12岁:
公式:身高(cm)=年龄×7+75(cm)
示例:8岁儿童,身高=8×7+75=131cm
7、血压换算
公式:1mmHg≈0.133kPa;1kPa≈7.5mmHg
示例:血压120/80mmHg,换算成kPa,收缩压120×0.133≈16.0kPa,舒张压80×0.133≈10.6kPa
8、补钾浓度计算
公式:补钾浓度(mg/L)=氯化钾量(g)×1000×13.4÷溶液量(ml)
示例:将10g氯化钾加入1000ml溶液中,补钾浓度(mg/L)=10×1000×13.4÷1000=134mg/L(实际应用中,补钾浓度一般不超过3‰,即3g/L,此为理论计算示例)
9、口服给药剂量计算
公式:所需药量=欲配制浓度×欲配制数量÷原药含量
示例:要配制浓度为2mg/ml的药液500ml,原药含量为10mg/ml,所需药量=2×500÷10=100ml
10、胰岛素剂量计算
公式:胰岛素剂量(U)=血糖值(mg/dl)÷100×体重(kg)×0.6÷20
示例:患者体重60kg,血糖值180mg/dl,胰岛素剂量(U)=180÷100×60×0.6÷20=3.24U(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调整)
11、烧伤面积计算(新九分法)
- 成人:
头颈部:9%(头部3%、面部3%、颈部3%)
双上肢:18%(双手5%、双前臂6%、双上臂7%)
躯干部:27%(前躯13%、后躯13%、会阴1%)
双下肢:46%(双臀5%、双大腿21%、双小腿13%、双足7%)
- 儿童:
头颈部面积=9+(12-年龄)
双下肢面积=46-(12-年龄)
- 其他部位与成人相同
示例:5岁儿童,头颈部面积=9+(12-5)=16%,双下肢面积=46-(12-5)=39%
12、烧伤补液量计算
- 伤后第一个24小时:
公式:补液量=体重(kg)×烧伤面积(%)×1.5(ml)(儿童为2.0ml)+2000ml(生理需要量)
示例:体重60kg的成人,Ⅱ度烧伤面积40%,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=60×40×1.5+2000=5600ml
- 伤后第二个24小时:
公式:补液量=第一个24小时胶体液和电解质液量的一半+生理需要量2000ml
示例:上述患者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=(60×40×1.5÷2)+2000=3800ml
13、预产期计算
- 末次月经日期法:
公式:预产期月份=末次月经月份-3或+9,预产期日期=末次月经日期+7
示例:末次月经为2024年5月10日,预产期月份=5+9=14(即次年2月),预产期日期=10+7=17,预产期为2025年2月17日
- 排卵期法:排卵期一般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,据此推算预产期,方法相对复杂,需结合具体月经周期。
14、小儿药物剂量计算(按体重)
公式:小儿剂量=小儿体重(kg)×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
示例:某药物每千克体重用量为5mg,患儿体重10kg,小儿剂量=10×5=50mg
15、小儿药物剂量计算(按体表面积)
- 体重≤30kg:
公式:体表面积(m²)=(体重(kg)×0.035)+0.1
示例:体重15kg小儿,体表面积(m²)=(15×0.035)+0.1=0.625m²
- 体重>30kg:
公式:体表面积(m²)=((体重(kg)-30)×0.02)+1.05
示例:体重35kg小儿,体表面积(m²)=((35-30)×0.02)+1.05=1.15m²
- 药物剂量:小儿剂量=体表面积(m²)×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需药量
示例: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用药量为100mg,体表面积0.8m²的小儿,小儿剂量=0.8×100=80mg
16、血糖换算
公式:mg/dl÷18=mmol/L;mmol/L×18=mg/dl
示例:血糖值180mg/dl,换算成mmol/L为180÷18=10mmol/L
17、心输出量计算
公式:心输出量(CO)=每搏输出量(SV)×心率(HR)
示例:每搏输出量为70ml,心率80次/分,心输出量(CO)=70×80=5600ml/min
18、中心静脉压(CVP)与补液关系判断
- CVP<5cmH₂O,血压低,提示血容量严重不足,需快速大量补液。
- CVP5-10cmH₂O,血压低,提示血容量不足,适当补液。
- CVP>10cmH₂O,血压低,提示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,应强心、纠酸、舒张血管。
- CVP>15cmH₂O,血压正常,提示容量血管过度收缩,需舒张血管。
- CVP正常,血压低,提示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,需补液试验(等渗盐水250ml,于5-10分钟内静脉注入,若血压升高而CVP不变,提示血容量不足;若血压不变而CVP升高3-5cmH₂O,提示心功能不全)。
19、平均动脉压(MAP)计算
公式:MAP=(收缩压+2×舒张压)÷3
示例:收缩压120mmHg,舒张压80mmHg,MAP=(120+2×80)÷3≈93.3mmHg
20、动脉血氧饱和度(SaO₂)相关计算(了解)
公式:实际SaO₂=(氧含量-物理溶解氧量)÷(氧容量-物理溶解氧量)×100%
正常情况下,物理溶解氧量极少可忽略,公式简化为:实际SaO₂=氧含量÷氧容量×100%。在血气分析解读等场景中运用,用于评估患者氧合状态。